第4页:回顾1:前后三代迅驰对比之CPU篇 
    随着Napa平台的发布,Intel主导的迅驰架构笔记本电脑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产品,那么三代产品究竟有什么区别呢? 
平台名称 
CPU代号 
芯片组代号/型号 
无线网卡代号/型号 
 
Carmel 
Banias 
Odem Montara-GM 855GM/855PM 
Calexico Intel PRO/Wireless 2100系列无线网卡 
 
Sonoma 
Dothan 
Alviso 915GM/PM 
910 GML 
Calexico2 Intel PRO/Wireless 2915ABG或2200BG无线网卡 
 
Yonah 
Yonah 
Calistoga 945PM/GM/GT 
Golan Intel PRO/Wireless 3945ABG 
 
 
    通过我们的表格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三代迅驰架构的组合,每一代产品都是由处理器、芯片组、无线网络模块组成,经过三代的发展越来越成熟。我们先来看看三代CPU核心的区别。 
 
核心 
核心数 
工艺 
FSB 
缓存 
针角数 
 
Banias 
1 
130纳米 
400 
1M 
479 
 
Dothan 
1 
90纳米 
533 
2M 
479 
 
Yonah 
2 
65纳米 
667 
2M 
479 
 
 
    经过05年一年的洗礼,Dothan核心的处理器已经全面代替了Banias核心的第一代Pentium-M处理器。我们现在以最主流的Dothan系列处理器用来做详细的对比。 
 
新的处理器接口  
      Intel在Yonah上使用了新的接口,因此与现在的Pentium M不兼容。 
  
Yonah(左)内核比Dothan(右)更方,但主要区别部在于这个 
    在推出Pentium M的时候,Intel同时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处理器接口,Socket 479,比当时Pentium 4使用的Socket 478多一根针,就是这一根针彻底打消了将Pentium M用在Pentium 4主板上的可能性。   
  
  
Yonah背面,仍是479针 
    尽管Yonah针脚数量与Pentium M是一样的,都是479根,但是布局完全不同了,这也就意味着两种处理器根本不可能用在同样的主板上,更何况芯片组等也不兼容。 在去年就开始有公司推出使用Pentium M处理器的台式机主板,使用这种主板的朋友可以打消升级的念头了。 
  
背面对比,左边是Yonah,右边是Dothan,注意右下脚 
 
  
针脚的区别就在于此,左边是Yonah,右边是Dothan。 
   同样的大小,双倍的内核  
 
    相对于Dothan,Yonah最明显的改进是双内核。得益于65nm的制造工艺,双核的Yonah和单核的Dothan内核面积基本相同,这对Intel意味着生产Yonah比Dothan成本差不了多少。 
  
Yonah(左)内核面积与Dotha(右)基本相同 
 
     内核面积没有增大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二级缓存没有增大,和Dothan一样是2MB。与Pentium D不同,Yonah中2MB的二级缓存没有分成两个单独的1MB缓存,两个内核共享2MB二级缓存。这是非常重大的不同,意味着Yonah并不是简单粘在一起的两个Dothan。 
    Yonah内核的改进集中于浮点运算,这正是目前Pentium M比Pentium 4瘸腿的地方。 
  
第一个改进是Yonah的三个解码器都能够执行各种类型的SSE指令,处理器解码器带宽的增加能极大的提高整体性能。 
    其次,所有SSE和SSE2操作都能够使用Yonah中的微操作融合(Micro Ops Fusion)引擎。这项改进能在提高性能的同时保持很低的功耗。但具体的性能细节只能到明年Yonah产品大量上市后才能得到。另一个方面的改进是Yonah的两个内核都支持SSE3,就象Pentium 4E(Prescott)。 
    除了这些,Intel还采取了很多措施提高浮点运算性能,而浮点运算主要用于游戏,可见Intel在Yonah上如此功夫意图深远。SSE和浮点运算的改进Intel合称Digital Media Boost。这个名字将来可能会象MMX一样好笑,但对于现在来说还是很有有震撼力。至于Yonah比Dothan核心Pentium M强多少,请看下面的测试对比。 |